30.离卦(离为火)卦全解 离为火卦详解
30.离卦(离为火)
离卦离为火
离,利贞,亨,畜牝牛,吉。
初九,履错然,敬之,无咎。
六二,黄离,元吉。
九三,日昃之离,不鼓缶而歌,则大耋之嗟,凶。
九四,突如其来如,焚如,死如,弃如。
六五,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上九,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获匪其丑,无咎。
《彖》曰:离,丽也。
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,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
光明,聪明,美丽、附丽、附着。
帛书及清华简卦名皆作罗。
《扬子.方言》说:「罗谓之离,离谓之罗。」离与罗两字甲骨文所表达的意象很相像,画的都是网子网到小鸟,因此古字通用。
《系辞传》:「作结绳而为罔罟,以佃以渔,盖取诸离。」此即以离为网罟的意思。
离在卜辞中作擒获、捕获使用。
《诗‧新台》「鱼网之设,鸿则离之」,说的就是用鱼网网到了水鸟,也是取擒获义。
因此三画卦的离也可取象获得、网罗、被网罗(罹难)。
离又可假借为丽,原为偶对、附着的意思,引申为美丽。
卦义则还引申为光明、聪明。
王家台秦简卦名即作「丽」,《说卦》:「离,丽也。」《序卦》:「离者丽也。」《彖传》:「离,丽也。」丽原本为成双成对的意思,引申为附着、美丽、美好。
今人所说的「俪影双双」最符合丽字本义,兑卦《象传》说「丽泽兑」,这里的丽即是采「偶对」的意思,这与离为附丽、附着义是相通的。
古籍中除《易经》离卦采附着义之外,如《庄子》「附离不以胶漆,约束不以纆索」,就是以离为附着。
由此可见《周易》中的离卦与现今的离别、离开意思完全相反。
虽然荀爽解释离卦说,阴居中让两阳分离所以为别离,但这只是荀爽试图解释为何离解释为离别,不能反过来将离别做为离的本义。
离别之义,或许是从「罹」而来。
六十四卦也是六画卦的离,上下都是离,所以是聪明又聪明,美丽又美丽。
然而内外皆聪明会有察察为明的过失,美丽又美丽则有过于炫耀与华丽的偏差。
因此「中庸柔顺」对于离卦来说是很重要而需要具有的美德。
卦辞说「畜牝牛吉」。
畜就是培养、涵养的意思。
牝牛为母牛。
牛为非常柔顺的动物,牝牛更是柔顺中之柔顺。
此隐喻要能涵养柔顺之德性则吉。
《序卦》:「(坎)陷必有所丽,故受之以离。
离者,丽也。」离卦是继坎卦而来,因为要走出坎险的阴暗,需要有光明的指引,因此以丽继之。
六爻的判断上,下离三爻取附丽或美丽之义,上离三爻则皆取罹难之义。
坎离两卦也是《周易》上经的结束。
《周易》上经始于乾坤,终于坎离,以天地水火为天道演变的纲维。
以离坎为终者,先天八卦图中以天地定位,而后天八卦则以离坎为天地,离坎可以说就是后天的「乾坤」。
而六十四卦的最后两卦,也就是下经最后,则以水火两卦组成的既济与未济为结尾,以为后天及易道演化之大成。
离,利贞,亨,畜牝牛吉。
《彖》曰:离,丽也。
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,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
柔丽乎中正,故亨,是以畜牝牛吉也。
《象》曰:明两作,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
附丽,利于贞定,亨通,畜养母牛做为祭祀之用则吉。
畜牝牛比喻君子涵养柔顺中正之德,牛被视为是温驯的家畜,而母牛又是温驯中之温驯。
所以畜牝牛比喻要培养柔顺的特质。
六二和六五分别为上下离卦的中爻与主爻,一阴包于二阳之内,坤(纯阴)为牛,阴包于阳所以是畜牝牛之象。
两阴爻皆居中,因此卦辞又说「利贞」,贞者正也,定也。
这与坤卦卦辞「利贞」、「利牝马之贞」极为相似,有异曲同工之妙,因为离可视为坤体附丽于乾之象。
「畜牝牛吉」指的可能是古代祭祀之事。
古时祭祀所用之牲,会先行占问之后再畜养之,待祭祀时使用。
牝,音「聘」,雌性。
《彖传》「离丽也」的丽当解释为「附丽」,偶配、附配的意思。
言日月(上离)附于天(乾),百谷草木(下离)附于地(坤),双重的光明(上下之离)附配于正道,阴柔之德(六二与六五)附配于中正的德性,所以美善汇聚(亨),畜养母牛来祭祀为吉。
初九,履错然,敬之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履错之敬,以辟咎也。
穿的鞋子像是涂金的,小心或尊敬他,就不会有罪咎。
错为涂金,错然就是像涂金的样子。
此为能够从小处细微处看人看事,能明察秋毫,观察入微。
从鞋子就看出一个人的身份、地位,知来者脚下踩的鞋子都如此华丽光鲜,当然要心存敬畏,以避免犯错惹祸上身。
传统解释认为,履为履行,行为。
错然为行为小心谨慎的样子。
此言如履薄冰,心存敬畏才能避免于罪咎。
或者解释为礼仪相当复杂,告戒行为必须谨慎小心。
「错然」为错纵复杂之义。
初九为趾、脚,因此以履(鞋子)为喻。
离卦在讲各种不同的美丽之事,初九最处低下,因此言履华丽,切合卦象与卦义。
六二,黄离,元吉。
《象》曰:黄离元吉,得中道也。
黄色的美丽,大吉。
黄为「中色」,象征中庸的美德。
六二居于下卦中央,得位又以柔居中,所以具有中庸又柔顺贞正的美德。
如卦义中所说的,离卦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庸之德。
因此六二为大吉。
黄离或指黄骊鸟。
《说文》:「离黄仓庚也。」仓庚即离黄,或作骊黄。
九三,日昃之离,不鼓缶而歌,则大耋之嗟,凶。
《象》曰:日昃之离,何可久也。
日落的美丽,不敲盆唱歌,就只能老来等死空哀叹,凶。
《象》曰:「日昃之离,何可久也。」言日薄西山的美丽是无法持久的,因此让人有种哀愁别离之感。
但这是天道循环无法改变的常理,「鼓缶而歌」是劝人对于人生必需豁达,要能够活在当下,享受最平凡的快乐,随兴而歌。
不然以将死的高龄,也只能空自哀叹,那么就只有凶咎可言。
日昃,太阳偏西,意指太阳要西下。
昃,音同「平仄」的「仄」。
九三为下卦离的最上也是最后,因此说「日昃之离」。
缶,音同「否定」的否。
盛水用的瓦器,圆腹小口。
缶是平常人家会有的器具,鼓缶是拿缶为鼓,比喻随兴、平凡。
鼓缶而歌,随兴而唱歌。
形容人乐天豁达而随兴,能够活在当下,随时随地自得其乐。
耋,音跌,人过八十为耋。
嗟,音「街」,哀叹。
古人平均寿命短,年过八十已是非常高龄,「大耋」则已过八十五可能近九十之高龄,意思似于我们现今说的「人瑞」。
得此高龄,人应觉得满足而豁达,才能鼓缶而歌,知足常乐,若还看不开,只知哀叹,那么人生就只是等待随时可能来临的死亡,当然是大凶。
九四,突如其来如,焚如,死如,弃如。
《象》曰:突如其来如,无所容也。
火灾来得非常突然让人反应不过,前火未灭后火又起,火势熊熊燃烧,毫无生路,死路一条,一片死灰。
此离取象「罹」。
九四是下面离火的上方,火性炎上,所以刚好是下方离火所燃烧的热点,又是上方离火的起火点,因此火势特别旺盛。
如卦义所说,离卦最重要的是要中庸,但九四却是此卦中火势最旺盛与偏激的一爻,刚而不当位,又居于多惧之地。
整段爻辞在讲突然来的一场大火灾,让一切化为乌有,一片死灰。
虽然爻辞没有「凶」字,但极凶之至不在言下。
另有看法认为,「突如其来如,焚如」是形容九四气焰之嚣张,有如烈火,直扑六五而去,六五为柔弱之君王,因此这讲的是造反逼宫。
「死如、弃如」意指九四的行为于天理所不容,因此罪当该死,为天下所弃绝。
郑玄则认为,这是三种不同的罪刑:「焚如,杀其亲之刑。
死如,杀人之刑也。
弃如,流宥之刑。」
六五,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《象》曰:六五之吉,离王公也。
眼泪鼻涕一直流,忧虑叹息。
吉。
《象》曰:「六五之吉,离王公也。」此说明为何痛苦忧虑如此还会是吉,是因为附丽于王公。
离卦的吉道在中庸,六五之君虽有灾临身以致于痛哭流涕,哀戚悲叹,但因有柔顺而中庸的美德,知所忧虑警惕,因此反而能够化险为夷,转危为安,最后变成吉。
此亦警惕人当有忧虑之心,才可为吉。
六五变全卦成同人,同人为周天子会同诸侯(王公)协助征伐不顺服者之义。
同人九五说「先号咷而后笑」,与此处「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」爻义有些互通。
涕,音替,鼻水或眼泪。
沱,音驼,鼻涕或眼泪一直流的样子。
戚,忧虑,悲哀。
嗟,音街,悲叹,叹息。
上九,王用出征,有嘉,折首,获匪其丑,无咎。
《象》曰:王用出征,以正邦也。
大王派遣出征,有战功,拿下敌人首脑,捕获的不是同族类的人,没有罪咎。
王指君王,爻位为六五。
王用出征,指君王用上九为将军以出征讨伐异族。
嘉,善,指功勳,战果。
折首,拿下对方的首领。
匪,非,否定的意思。
丑,类,同类。
匪其丑,非其类,即异族或叛乱者。
******